欢迎访问中国国际电梯展览会官方网站!
  +86-0316-6078901/6078902    

媒体中心

行业动态

25万台维保订单:日立电梯的智能化转型


目前,中国正在经历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潮流,亦即“互联网革命”,引发了许多关于“智能制造”的讨论。看似平常和普通的电梯行业目前也进入了“互联网+”的阶段。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立电梯)作为行业代表性企业也正在为成功转型做出努力。

    电梯销售是日立(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立(中国))的主要业务板块之一。日立电梯正在试图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在激烈的中国市场上对自己的产品和售后服务进行升级改造。在最近举行的日立电梯(中国)媒体交流会上,公司副总裁兼总工程师贾宇辉等高管们透露了目前所取得的一些转型成 果。

    在中国市场份额维持增长

    从数据上来看,日立电梯在中国市场的表现比较耀眼。根据中国电梯协会的统计,2006到2016年,中国电梯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6.53%。2017年中国电梯市场存量超过560万台,日立出货超过60万台,占市场份额的十分之一左右。贾宇辉副总裁介绍称,日立电梯(中国)在2017年签梯台量取得了超过15%的增长。

    此外,日立电梯(中国)还手持25万台电梯的维修保养订单。依托目前日立电梯在中国大陆超过90家营分公司和1100家服务网点,公司在这个市场拿到的维保业务总量,占日立在中国的电梯保有量的40%左右。

    公司高管们预计,在今年以及未来数年内的,中国电梯市场容量仍旧很大。除了传统的城镇化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以外,新增市场份额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旧楼加装电梯。受到建筑物老龄化的影响,一些大城市逐渐推行旧楼加装电梯改造。这一块业务目前占日立电梯新增销量的3-5%左右;其二是随着1990年代第一代高层住宅的电梯逐渐到达使用年限,更新换代每年还会给电梯市场增加五六十万台的份额,因此日立电梯认为公司业务还会继续增长。

    然而,另据中国电梯协会的统计,中国民族品牌正在逐渐兴起。2016年中国国产电梯的市场份额占据全部市场份额的30%左右。“在中低速电梯领域,零部件基本实现国产化。”中国电梯协会在其发表的2017年市场前景预测中写道。与高管们预测相同的地方是,中国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的继续发展,为电梯市场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有一点使人感到有些忧虑的是,城市化增速可能降低,房地产不再维持过去数年的发展势头,将可能会降低全国电梯市场的增速。

    每年6亿人民币的研发投入

    贾宇辉并不否认,中国电梯市场的竞争正在变得越来越激烈。他的观点是,一方面各个电梯企业在过去数年的市场快速发展中不断提高产能,使市场供需关系逐渐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预期原材料价格将会上涨,而电梯价格有可能会下降,这将摊薄电梯生产商的利润。最后,中国电梯维修保养市场上存在的无序竞争,使得电梯维保工作受到低价低质的困扰。贾宇辉称,能够进行原厂保养的电梯只占全部售出电梯的30-40%。目前,在中国存在着一万多家第三方保养公司,激烈竞争下使得国内电梯维保费用只有国外的十分之一左右。因为薪酬过低,电梯维保工作很难留住熟练劳动力,从而影响电梯维保的质量。

    如此激烈的竞争之下,要维持市场份额主要依靠创新。日立电梯的高管们认为,电梯行业并非完全从属于传统制造业范畴,通过创新完全可以实现市场份额的增长。“我认为这个行业也在不断的创新。比如我们现在部分电梯就采用了碳纤维或者更新型的材料,包括我们上面采用了TPU(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也好、控制系统也好,应该说在机电行业或者控制领域是比较前沿的。”贾宇辉告诉环球网记者。他补充道:日立电梯每年投入在研发方面的经费超过销售额的3%,总额大约有6亿元人民币左右。

    遥监系统:日立电梯的智能化转型

    除了在材料和制造工艺上进行创新之外,日立电梯的高管们认为,电梯信息化和智能化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我们现在基本建立了从营业的信息服务系统到生产制造的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制造企业生产过程执行系统)到售后服务的遥(控)监(测)体系,包括备件管理系统等等,整个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系统。”贾宇辉说。

    贾宇辉所提到的“遥监体系”被高管们视为日立电梯未来具有竞争力的重要创新之一。按照电梯维修保养的要求,电梯维保部门在电梯安装完毕之后,每隔15天就要派两名技术人员前来检查一次。这样的维保频率在人力资源不足等情况下容易造成维保成本过高等运营隐患。为了提高竞争力,以及顺应整个工业发展自动化、智能化的潮流,日立电梯对原厂产品全部标配了遥监系统,使用远程监控,“让事后保养转为事前保养”。

    而“事前保养”则意味着通过各种传感器搜集电梯使用的各项性能指标,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把电梯参数和实际使用寿命与实际使用情况结合起来,进行一些事先性预防工作,让电梯从出现故障后再进行维修变成事先排除故障。这样可以通过增加硬件而实现事后维保人工的减少。“可以从每15天派员检测一次变为三个月,甚至四个月检测一次。”日立电梯(中国)技术开发部部长吴红兵告诉环球网记者。

    日立电梯方面称,只要客户在安装日立电梯后继续与原厂签订维保协议,那么这套遥监设备及服务将免费赠送。目前日立电梯在中国市场上进行维保的25万台电梯当中,大约已经有15万台进入了遥监系统。虽然遥监设备的硬件投入绝对值并不大,不过系统开发运行及数据监测分析是需要持续投入的。

    智能电梯与社会5.0

    吴红兵部长还解释了日立电梯应用遥监系统的一些基本出发点,“日立电梯利用‘互联网+’的思维,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服务转型的升级过程中,加快楼宇相关配套的技术应用,可以根据客户的使用习惯及其使用需求,通过智能服务配合电梯物联网的技术,实现电梯智能化转型。”例如,未来电梯的智能化将会避免“人等电梯”的情况出现。同时还能够通过各种技术,提升电梯的性能安全和空间安全度。

    电梯是日立在华主要业务板块之一。遥监系统和智能电梯的概念及应用体现了这一转型的特点,那就是“互联网+实体运营”的模式应用,而这正是日立(中国)这几年中的转型方向。按照日立(中国)总代表小久保宪一在接受环球网记者采访时的说法,日立将为其产品提供各种“互联网解决方案”。这个方案取名为“Lumada”方案(即英文的“照耀”和“数据”两个单词的组合),主要强调以智能化管理和运营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这一思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日本政府在2016年提出的“社会5.0”概念——通过运营技术和IT技术结合来解决社会问题,号称“ICT(信息通讯)技术实现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的结合以打造未来‘超智能社会’”。有趣的是,松下(中国)也随之推出了City Now的智能城市构想,这说明“智能化转型”已被广泛认可。

    “社会5.0”被日本企业家们认为是等同于“中国制造2025”规划和德国的“工业4.0”的产业设计。过去几年,在中国市场激烈竞争的大环境下,在华日企的“战况”不尽如人意,一些之前从事“白色家电”生产及销售的日企或关闭工厂,或寻求智能转型。日立是在华日企当中经营销售情况较好的公司,2017年在华销售额达到587亿元人民币。如果“Lumada”方案能够迅速得到应用,预计2018年日立(中国)的销售额将会突破660亿元人民币。

    据小久保宪一介绍,日立电梯(中国)占日立(中国)销售额的三分之一。这不难看出,所谓的“智能电梯”承载了日立(中国)对进一步扩大中国市场的期待。

    当然,智能电梯的引入在中国也面临一些政策和法律上的不确定性。贾宇辉副总裁表示,虽然政府在政策上鼓励企业采取遥监设备,但目前在法律上还没有具体的条文来明确各方的使用责任。不过政府方面鼓励购买电梯保险。日立电梯就为其保养的所有电梯都购买“公众责任险”,这样就有效地降低了市场风险。他表示,在过去几年当中,接受日立电梯遥监系统维保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加。此外,在旧楼加装和旧梯改造等方面,企业仍旧需要关注市场和政策的变化。


Copyright 2007-2020 All Right reserved 廊坊会议展览有限公司    冀ICP备14004324号-5